暢談智能化自動化,晶泰之旅2022首站活動順利舉辦
發布日期:2022-07-29
發布者:晶泰科技
7 月 28 日,晶泰之旅 2022 首站活動在晶泰科技上海藥物創新研發中心順利舉辦。
活動現場,50 多位來自大型制藥企業、生物技術公司的董事長、CEO、CSO 及專業研發領域的負責人齊聚晶泰,聆聽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動化驅動藥物研發創新”的最新進展,分享對于新技術在藥物研發各環節應用的思考和建議,并實地參觀了晶泰科技位于上海藥物創新研發中心的自動化實驗室,近距離地感受到了智能化自動化的力量。
晶泰之旅2022首站活動順利舉辦
自 2015 年成立至今,晶泰科技始終以人工智能、自動化等前沿創新技術賦能藥物研發源頭創新?;谥悄苡嬎?、專家經驗和自動化實驗三位一體的藥物研發新模式,為更多生物醫藥企業提供更優質的研發服務,通過提高藥物研發的速度、規模、創新性和成功率,推動藥物研發的行業革新。
新技術加速AI藥物研發
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
作為新技術賦能醫藥源頭創新的探索者和實踐者,晶泰科技一直嘗試將智能化自動化技術與藥物研發全流程深度結合,讓更多前沿技術廣泛深入地參與到更多藥物研發應用場景,為新藥研發開辟更廣闊的天地。
人工智能幫助新藥研發突破了創新瓶頸,自動化則進一步幫助我們突破過程瓶頸,釋放更多潛能。晶泰科技始終在思考新技術在藥物研發全流程的應用和融合,持續優化現有的藥物研發模式。
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CEO 馬健
“我們有幸趕上了工業革命的‘末班車’,搭上了互聯網革命的‘頭班車’,也正在踏上產業智能革命的‘未來列車’。”
晶泰科技聯合創始人、CEO 馬健回顧了晶泰科技的發展歷程時頗有感悟,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從 2014 年創業到晶泰科技公司名字的由來,從 AlphaGo 的圍棋之戰到AI藥物研發興起,再到晶泰科技 AI 藥物研發的云端落地,乃至因新冠疫情等越來越多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晶泰科技一直在往前走,突破創新瓶頸、過程瓶頸,我們從基于量子力學的算法開始,打造了成熟的干濕實驗平臺和智能化自動化的藥物研發新模式,提供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這是行業賦予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在不確定中尋找到的確定方向。”
智能化自動化藥物發現解決方案
助力摘取 “高懸/隱藏的果實”
試錯慢、成本高和預測難是創新藥研發普遍存在的痛點和難點。
作為 AI 藥物研發的先行者和實踐者,晶泰科技一直在嘗試通過新工具新技術優化迭代現有的藥物研發模式。智能計算結合自動化實驗的藥物研發模式,也將進一步降低試錯成本,提升效率和預測能力。
晶泰科技首席科學官 張佩宇
“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動化的藥物研發新模式,已經在小分子藥物發現、抗體藥物發現、智能化學合成等應用場景取得進展,目前合作客戶超過 150 家,參與的創新藥管線逾 180 條,已得到大規模工業化應用和驗證。晶泰科技位于上海的藥物創新研發中心專注于藥物創新研發合作,提供包括化學小分子藥物、生物大分子藥物的新藥發現一體化服務及化學合成服務?!?/span>
晶泰科技首席科學官張佩宇向現場嘉賓介紹了晶泰科技智能化自動化藥物研發解決方案,并進一步提到自動化合成的晶泰實踐。
“化學合成是藥物發現中的過程瓶頸。晶泰科技的自動化合成解決方案,不僅替代了大量的重復性勞動,讓每一個合成人員的產出成倍提升;而且還能減少人為操作引起的實驗誤差,有很高的實驗重現性。目前晶泰科技已建成數千平米的自動合成實驗室,應用場景包括分子庫合成、催化劑篩選和方法學研究、反應條件優化、苗頭化合物確認和優化、多骨架探索和實現多個基團替換方向的 SAR。”
跟隨 “應用場景真實案例”的展示,現場觀眾也感受到了自動化技術在相關應用場景中的現實作用。
晶泰科技戰略發展副總裁 李一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日趨成熟,其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場景也逐步擴大。
“相比工業自動化,藥物研發的自動化有其獨特的需求,會經歷一條不同的發展路徑。”晶泰科技戰略發展副總裁李一從不同行業對自動化技術的需求差異開始,分享了自動化助力藥物研發的三個階段,“自動化藥物研發以提高成功率為第一要務,也更關注藥物研發的多樣性和柔性訴求。在早期應用階段,自動化的主要作用在于擴大實驗能力和提高數據價值,而在‘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的 3.0 階段, AI 和自動化將實現相互賦能的作用,一方面自動化會極大加速 AI 落地應用,同時 AI 也能不斷拓展自動化的能力邊界,形成數據 C 位的迭代閉環。”
實驗室面對面
看見自動化的力量
除了現場的主題討論外,與會嘉賓還參觀了晶泰科技位于上海藥物創新研發中心的自動化實驗室和智能化學合成實驗室。
晶泰科技自 2018 年就開始布局藥物研發實驗室,目前實驗室面積約 10,000 平方米,其中自動化實驗室 2,000 平方米。藥物研發實驗室團隊由來自全球知名藥企和生物科技創新企業的卓越科學家組成,借助科學家們豐富的藥化經驗和扎實的專業知識,以及智能計算和自動化實驗,持續以創新技術和“工匠精神”賦能藥物研發。